集團公司人才工作三個關鍵點
在集團公司黨委人才工作暨“作風整頓年”動員會上,黨委書記、董事長戴毅闡釋了“什么是人才”、什么是“正確人才觀”以及解決當前集團公司人才短板的5個重要舉措,分析了人才的概念、選人標準以及引人、育人、用人、留人的工作措施,為 下一步人才工作提供了指南。
●什么是人才
1.品德
品德是人才最重要的素質?!皩h忠誠”是黨對企業領導人員的第一位要求,是“德”的第一標準。在選拔任用干部時,要始終把政治標準、以德為先放在首位,對政治上不合格的,實行“一票否決”。
2.專業
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,是一個人才的基本構成要素。經營管理現代企業,必須有專業能力、專業精神,必須有較強的治企興企能力。選拔任用干部,重點看是否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自信,是否懂經營、會管理、善決策。對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,還要看是否具有較強的管黨治黨能力和較高的思想理論水平。
3.匹配
尺有所長,寸有所短。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,放對了,某種意義上講人人都是人才。人才價值實現過程中,人崗匹配機制十分重要。把專業的人才放在最合適的崗位上去,才能夠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。
4.能力
要突出實踐、實干、實效,要看干成了哪些事、干得怎么樣、管得好不好,看解決問題的能力,看他是否破解了發展的困境、是否完成了急難險重的任務、是否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。
5.潛力
判斷一個人尤其是年輕人是不是人才,不僅看他當下的表現,更要看他是否有成才的潛力。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,培養人才如同栽種樹苗,要保持耐心,給予充分的時間成長。
●怎么選人
1.正確的人才觀
(1)原則:德才兼備、以德為先
(2)導向:在基層一線、困難艱苦地區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
(3)特質:敢擔當、成色足、能干成事、經得起實戰檢驗、符合集團公司年輕人文化特征
2.錯誤的人才觀
(1)“唯學歷論”的庸俗人才觀。僅以學歷、職稱的高低作為衡量人才的標準。這種看法實際上是比較片面的。重視學歷不唯學歷,重視職稱不唯職稱,以解決問題為導向。
(2)“眼中無人”的狹隘人才觀。有的單位領導經常抱怨人才短缺,找不到合適的人才,在他們眼里,身邊都沒有可用之人。這樣的觀念也是不對的??床灰姴淮頉]有,要善于發現人才。
●如何解決人才短板
1.明確人才需求
(1)摸。摸清集團公司人才底數和現狀,掌握各業務板塊、各經營單元對人才的實際需求。
(2)定。圍繞集團公司“十四五”發展規劃對人才的需求,確立人才工作的目標和措施,同步制定人才專項規劃。
2.四大“引人”機制
(1)善于發掘本土人才。從內部的存量人才入手,向一線戰場要人才,善于發現、挖掘身邊有潛力的干部,建立后備人才庫,有針對性、有計劃性地培養,不拘一格地使用。
(2)精準引進急需緊缺人才。圍繞主營業務需求,提前做好人才專項調研,對人才進行精準分類,加快建立“一崗一策”精準引才機制,發揮主觀能動性物色、引進急需緊缺專業人才,強化目標責任考核并和薪酬待遇有機掛鉤,實現高薪引高人、高人出高效。
(3)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。探索建立靈活高效的議價薪酬、異地工作等聘用模式,積極開展聯合聘用、校企合作、兼職掛職、價差任職、人才共享等方式引進事業所需的院士、大師、行業領軍人才等一批高層次人才。
(4)高效引進一般性人才。對常規的一般性人才需求,要廣開市場化選聘大門,建立規模適度、流程簡化、周期縮短、匹配精準、快速到崗的“短、平、快”高效工作模式。要創新招聘模式,盡快滿足日常業務人才需求。探索聘任“周末人才”“急診人才”等方式,及時緩解人才緊缺壓力。
3.四大“育才”機制
(1)鼓勵引導員工到基層一線奮斗。堅持面向基層一線選人用人的鮮明導向。鼓勵、引導員工到生產經營、業務拓展等基層一線工作,在工廠、車間、工地和基層員工一起奮斗,注重從基層中考察識別干部。
(2)更加重視青年人才培養。要打破按部就班、論資排輩的做法,充分營造青年優秀人才脫穎而出、干部能上能下的環境與機制,建立結構合理的人才梯隊。選拔一批忠誠干凈、勇于擔當、積極作為的“后浪”,有計劃地進行重點培養。對看得準、有潛力的年輕干部,大膽選用到基層一線、艱苦地方、重點項目鍛煉培養,讓他們“經霜化骨”接受磨煉,成為可堪當重任的大才。
(3)完善人才培訓體系。建立需求導向的培訓計劃,以“桂物大講壇”特色培訓品牌為引領建立人才素質提升機制。制訂科學的培養目標和規劃,拓展多層次教育體系和內部培訓體系。著力打造一批特色培訓“課堂”。建立學分管理和凡培必考制度。全面推廣“師帶徒”制度。打造一批集團公司自有的講師團隊。經常性開展勞動技能競賽,選拔一批技能精湛的“工匠型”人才。
(4)加快打造人才培養高地。要圍繞業務布局,加強人才基地建設,以打造人才“高地”推動高層次專家人才建設。積極申報創建“院士(專家)工作站”“人才小高地”“博士后科研工作站”“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”,以創建活動帶動人才流動,助力產業發展、推動人才集聚。積極建設一批產學研人才創新基地、科研成果轉化示范基地。
4.兩大“用才”機制
(1)推進人崗匹配。把人才安排到最能發揮其才能的適合的工作崗位上去,實現人事相宜、人崗相宜,做到用人所長、用人所愿,專才專用、偏才偏用,大才大用、小才小用,最終實現人盡其才,才盡其用。
(2)建立科學的人才評價機制。建立以價值、能力、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指標體系。完善以崗位職級體系為基礎,干部能力評價、業績考核相結合的綜合考核評價機制。要充分運用人才考核評價結果,真正建立市場化用人機制,建立常態化的淘汰機制,增強干部職工的危機感和緊迫感,倒逼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。同步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,讓擔當有為者放下包袱,形成千帆競發的干事創業氛圍。
5.三大“留才”招數
(1)事業留人。為各類人才搭建干事創業的平臺,把人才放在最能發揮才能與特長的地方,讓事業激勵人才,讓人才成就事業。建立多種職業發展路徑。有計劃地把優秀人才放到基層一線、困難地區、重大業務開拓、重大風險化解、重點項目建設等崗位鍛煉,讓每人都能在發展通道中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和事業空間。
(2)待遇留人。給足用足各項政策,調動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。統籌規范各類專項獎勵,進一步豐富激勵機制的工具箱,激發經營單元活力。
(3)感情留人。各級管理者要有“感情留人”的誠意,對人才給予充分的信任和包容,從感情上貼近人才,在生活上關心人才。深化以“活力、創新、包容”為特征的企業文化建設,促進各類人才對集團公司的價值認同、文化認同,增強對企業的歸屬感。
(未完待續)